本篇文章767字,读完约2分钟
在2018年全球自然指数排名中,武汉在中国十大科技城市中排名第四。武汉的大学是武汉无尽科技创新的源泉。在22项获奖成果中,有16项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包括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主办和参与,均高于往年。其中,中国科技大学作为第一个完成总项目的单位5所,在全国高校中并列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在公共卫生、测绘和遥感领域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谢赫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水中典型污染物健康风险识别关键技术与应用”、“华中农业大学半纤维素酶高效生产与应用关键技术”和建民制药有限公司“基于整体观的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关键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从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生态农业、中药等领域充分展示了武汉市主要健康产业的潜力。
吴达的《中国高精度定位网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主要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武大测绘遥感部队还获得了由国务院主办的二等奖和由国务院参加的二等奖。其中两个也与北斗系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等奖项目中,刘敬南院士是武大团队的主要老师。在吴达领导的“卫星大地测量在海洋测量和内陆水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中,吴达的宁金生院士出现了。朱教授是跟随院士开发国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Star”的博士生,是吴达参与的二等奖项目完成人之一。武大地理空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显示出武汉在这一产业中的强大生命力。
混凝土制备、零件浇筑、桥梁和隧道安全、煤矿开采、电网定位...这些传统工程领域凭借HUST、中国铁路桥勘察设计院等单位的科研实力,实现了产业升级,向高质量的智能制造迈进。
此外,近年来,武汉推动了产学研合作。昌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广信科技、武汉潘电科技等科技企业均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