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5字,读完约4分钟
成都2月6日电题:成都:从“看”文化到“种”文化民俗文化进入人心
新华社记者叶含勇,李力可,轩玉珑
复原三国仿造祭祀,打造精心的“定制春联”,家门口的文化演出……春节期间,成都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很精彩。 记者看到,今年新春的民俗文化活动更加巧妙,让很多市民看到文化,体验文化,让以前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在大众心中萌发新芽。
仿造祭祀忆三国“博物馆里过大的一年”
在成都武侯祠,一个巨石上刻着“喜神方”,但在成都,自古以来民俗“游喜神方”就流传下来,到喜神所在的地方,祝一年吉祥如意。 这个习惯可以追溯到成都最早的宋代。
在今年春节期间的“武侯祠大庙会”中,通过恢复成都古老的民俗味道,市民们可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感受到“博物馆过大年”的新春气氛。
年初的一个仿造祭祀是“游喜神方”活动的高潮。 上午9点30分,随着震天的锣鼓声,蜀汉仪杖队摇旗,威风开放。 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扮演者身着盛装,带领文臣武将们108人出鱼,与市民见面。 三畜、献帛、灌爵……主祭官以川剧特有的声调,带领蜀汉人物宣读新年祝文。
仿造节结束后,市民陆续在三义庙前祈祷,触摸“喜神石”取悦彩头。 喜神石前面排起了长队,大家跳了起来,摸了摸“喜”字,注意了喜气。
除了“游喜神方”,三国文化的展示让游客们体验了“在博物馆的过大年”的新春“新意”。 西区湖面的主题灯组“威震华夏”高22米,利用照明技术再现了“水淹七军”这一三国时代的经典战役。 西区中心轴线长130米的“蜀汉胜迹”灯组,结合武侯祠博物馆三国遗迹的调查成果和灯组,展示蜀汉三国文化的遗迹。
春节期间,游客们参观重装开放的“三国文化陈列”,资深专家聆听文物收藏爱好者的“鉴宝”,观看专业演员带来的“蜀宫乐舞”、“影舞万象”等舞蹈和“划太鼓”、“空竹”等杂技。
自古以来春联就流传着“根据需要定制”的个性
前几天,成都市青羊区印刷厂的创始人朱贝收到了特别的礼物。 是定制春联。 一打开箱子,美丽的春联出现在眼前:上联“印三本二纸的创造性是独特的”,下联“本万卷千库百店大不相同”,横一排“印本书店”。
“定制春联”以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新的、更接近大众和生活的表现方法,使我们的“年文化”成为新的时尚。 ”。 朱贝说。
这是年成都“春联迎新春民俗进万家”网上活动送的礼物之一。 通过网上订购、定制春联复印的方法,今年的副“定制春联”被送到了全国各地。
来自甘肃的王卍定制了“预览马上改变”、“是的没关系”、“ok发吧”的对句。 她告诉记者,“春联”表达了自己对工作的愿望,希望贴在家里成为“护身符”。 “作为90后,本来‘脑洞’就很大,‘定制春联’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我想通过春联感受新年的祝福”王杰说。
书法家李兴辉今年“自愿邀请”,为市民写了《定制春联》。 “定制春联”的方法使春联更接地气,明显感觉到今年年轻人的表现方法和网络用语在增加。 ”。 李兴辉说。
以前文化传入新春民俗文化进入人心
“年初来了! 》5日清晨,都江堰市宣化门前敲响锣鼓,“财神”双手拿着“金元宝”向市民庆祝新年,“都江堰市民俗繁华都市和农村大拜年”拉开帷幕,约5万名市民、游客到访。
春节期间,“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繁华春”系列的大众文化活动在成都各区(市)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大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都江堰市民朱斌刚爬上玉垒山下山,看着巡演不由得停下脚步看了看。 “舞龙、秧歌、呗等民俗艺能的形式大家都很高兴看到,浓郁的民俗味使新年气氛高涨,使年味更丰富。 ”他说
在成都龙泉车站区,一系列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表演从年初到年初在景区、公园、百货商店上演。 “春节期间,我们精心准备了庆祝“拜年”、人们常见的“变脸放火”、讲述乐队故事的“刘禅落带”等节目。 ”。 民中川剧团的负责人说。
“今天看了《刘禅落带》,知道了这口井和罗带古镇的故事。 以前文化传下来的真的很吸引人! ”来自自贡的施文浩说,春节后,要多学习川剧、京剧的曲子,为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成都金牛区的新金牛公园上演了《新春拜师》。 来自四川省诗书画院的10多位艺术家流墨,向参加现场抽签的观众赠送了画。 家附近的吕大伟一家有“大奖”,喜欢画画的5岁女儿吕炎曦吸了画家郎超的“万事如意”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