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98字,读完约6分钟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多次科技进步和不断创新的有机相结合,才是新时期“铁人精神”的真正内涵。 王启民希望“潜入地下澄清油层”,正是因为“超越外国人,敢为天下争先”的豪情和奋斗才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王启民是科技界的典范。 他体现了“铁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体现了中国新时期石油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他那种为天下勇敢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王启民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品质,是对复制了“爱国、创业、求真、献身”的中国石油公司精神的最好解释。
1960年4月,大庆拉开了石油大会战的序幕,王启民作为实习生,担任葡萄牙田井试油队的技术人员。 草原上没有住宅,只有一个“干打垒”。 大家夜以继日地到处走,收集资料和数据。 年末,王启民被选为实习生中唯一的二级红旗手。
1961年8月毕业,王启民回到大庆会战战场。 当时油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外国专家鄙视,断言中国的技术落后。 王启民很生气,和同事们做了对联。 上联是“不要看毛年轻人”,下联是“敢笑天下一流”,横批是“闯将在这里”。 他把“突进”字中的“马”写大,突破了“门框”。
从那以后,王启民在大庆工作了将近50年。 他一次跳出了限制油田开发的“门框”,把青春和热血注入了他一生热爱的石油事业。
60年代:他开辟了“中国式注水开发”的新路
油田开发是科学的,大庆油田一开始就用注水开发。 海外流行的理论是“温和注水、均衡开采”。 但是,只有按照这个构想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出现了产量减少的负面效果,油井一半被淹没,采收率只有5%。
取不到油,我担心油田的命运! 摆在王启民面前的,就像一个茫然的世界。 但他决心不灰心,从实践中找到答案。
王启民和同志们一起,在又黑又湿的帐篷里反复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油田开采的关键是保持压力,不能不怕看水就不注水。 这个见解得到油田领导人的赞扬,王启民也被领导人要求带着小组进行实验。
试验队选择含水率60%的油田进行试验。 不久就发生了奇迹,该井的日产量从以往的30吨以上增加到了60吨以上,但含水量下降了。 这口井的经验很快被宣传,大庆油田出现了日产100吨以上的高产井。
这就是王启民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一举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法,开辟了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定生产的新途径。 王启民称之为“不破不立”。 中式注水开发的新路由王启民建立。
70年代:他创造了“分层开采接手稳定生产”的新模式
瘦弱的身体,走路总是弯腰,总是疼得满头大汗,看着现在的王启民,很难想象他曾是国家三级选手。 这是20世纪70年代的10年,长期在野外工作,他得了风湿病强直性脊椎炎。
70年代初,为了明确油田高产稳产规律,王启民和科技人员一起再次住在中区西部试验区。 揭示了地下油水的各微小变化,在9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在满是地层的缝隙中,在油和水之间,他们摸索了整整十年。
随着开采程度的发展,1975年试验区主力油层产量减少幅度增大,油井平均含水量上升到54%,油田命运面临新的考验。 这时,国家经济形势也很严峻,担任中央员工的邓小平建议:“必须大力开采石油,尽量多出口。”
王启民和他的团队收集和拆除了1000多万数据,创造了“分层开采、稳定生产交接”的新模式,使水的开采率提高了10%到15%。 他们不仅维持了试验区含水期的稳定生产,还绘制了大庆油田第一套试验区的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明确了油水在平面和断面中的分布情况,明确了油田不同含水期开采的基本规律和稳定生产方法。 这是大庆油田首次确立和实现5000万吨稳定生产目标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976年,大庆油田年原油产量5030万吨,跻身世界特大型油田行列,开创了中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大庆的石油出口量也翻了一番,最高时全国每兑换100元就有大庆人做的14元。
80年代:他激发了稳定生产十年和十年的潜力
1985年,大庆第一个稳定生产十年的目标胜利实现,油田领导人提出了第二个稳定生产十年的奋斗目标。 当时,大庆油田面临着已经进入高含水期的矛盾。 为了保持平衡,继续稳定的高产生产,必须挖掘潜力。
王启民和同事们一起努力研究得出结论,在油田表外储层中潜力很大。 表外储层是指厚度为0.5米以下的薄差油层。 大庆水井,各油层都有表外储层,开采成功就成宝,可增加数亿吨储量。
国内外没有开发表外储层的先例,很多人认为含油性这么差,不值得开采,列入稳定生产计划的风险很大。 王启民依靠科学技术,决心继续探索新路。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突破了许多难关,测算结果表明大庆表外储层地质储量达到了7亿多吨。 这个探索过程,经过了七年的辛苦。 经领导批准,一共部署了一万多口井,使低透薄油层成为油田稳定生产的接班力量。 然后大家又开始挖差油层了。 这些努力相当于使油田增加地质储量20亿吨以上,为国家找到了新的大庆油田。
90年代:他帮助实现了大庆世界油田开发史的奇迹
20世纪90年代,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 沿袭国外提取液的稳定油方法继续维持5500万吨的稳定生产的话,油田必须增加液量1.6亿吨以上。 为了解决这些液体,大幅度增加建设工程量和投资额,公司受不了。
1991年初,在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上,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提出了建议。 王启民适时提出了“三分一优”结构调整和大体“挖液稳定油”的新模式,经过集体论证,领导在全油田实施了“挖油稳定水”战术,很快在全油田进行了宣传。 使大庆油田3年的含水量上升率在1%以下,比较有效地抑制了生产液量的激增。 与国家审定的开发指标相比,5年累计生产了610万吨以上的原油。
到2002年大庆油田连续27年创造了年产5000万吨以上原油的记录,远远超过了世界同类油田12年的水平。
近50年来,王启民先后主办了油田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多个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计划编制研究等工作。 现在王启民又有了新的称号——新的油剂驱动技术项目课题经理。 他幸福地说:“如果这个成功了,我们的驱油技术又会出现在世界面前。”
注:
化学剂的驱油是在注入的水中加入配合油层条件的化学剂水溶液,在地上使用专业的注入设备注入油藏置换原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 也被称为化学驱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