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3字,读完约5分钟
无锡4月22日电题:华西村40年:农村集体经济从“样本”向转型
记者唐尧孙权
“华西村”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富裕的代名词。 这个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村庄创造了“华西样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快速发展历史的缩影。
一直被华西村民提及的老书记吴仁宝,把贫困的乡村建设成了“中国第一村”,成为了“华西样品”的创始人。 现在老书记的四儿子吴协恩,成为华西村的“两代掌门”,据他说,华西的迅速发展史是“改革史”,现在在他面前更是“变革之路”。
华西“农民”变成“工人”
1978年11月,安徽小岗村实施了“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共同生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 但是在华西,作为村支书的吴仁宝建议全村600多亩粮食田统一承包给村里30名种田名人,转移到绝大多数劳动力兴旺的乡镇公司从事。 把农民变成工人。 从此,华西村乡镇公司“异军突起”,华西模式成为中国乡镇经济的一面旗帜。
1988年,华西在江苏省率先成为“亿元村”。
华西“村民”成了“股民”
1980年代末,“家家户户”,华西引起了全国人民羡慕的眼球。 对“村民”个人富裕不满意的吴仁宝老书记动员村民们把年末分配的钱投资于工厂建设,把“村民”变成了“股东”。 从此,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的“集体控股、个人入股”新型股份制集体经济制度。 1999年7月,华西村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创了“村上市”的先例。
那时乡镇公司改革浪潮席卷全国,老书记根据本村的情况实行“大扶小”,解决了“公”和“我”的矛盾。 为了吴仁宝的再三,华西村走出了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
吴协恩表示,目前华西集团占全部股份的比例为75.37%,村民个体占股份的比例为24.63%。 “家家户户都住在别墅的洋房里”“家家户户都有一百万存款”是现在华西村民的真实写照。
华西“二代”从“样本”走向“变革”
2003年,吴仁宝老书记退休,吴协恩继承“一把手”,担任江苏华西集团企业(以下称为“华西集团”)理事长、总经理和华西村党委书记。 这时华西已经管辖了八大企业,是年销售额达到105亿人民币的大公司集团。 “我也知道‘守业难’,但难的是‘守’字很难,所以要去‘创’业。 ”。 吴协恩说。
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历来劳动密集型公司逐渐失去了以前传下来的竞争特征,在有名的华西,纺织和冶金两大支柱性产业也同样面临着快速发展的困难。 接替华西的吴协恩开始了“变革创新”。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华西陆续关闭了普线、带钢、棒材等9家能源消费量高、效率低的公司,钢铁部分的生产能力为130万吨,相当于原来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 然后关闭了两个火力发电厂,每年减少了21万吨原煤的消耗量。 另外,吴协恩静静地进入了金融业、互联网娱乐、物品的互联网应用、移动数字阅览等多个领域。 “我们在云南省开采大理石,在重庆、湖北省建设农商城,在美国进行收购和芯片开发,在波斯湾开展海洋工程,在日本学习大米,在莫桑比克开采花岗岩,在秘鲁、阿根廷捕获乌贼。 华西参与的产业从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从东部到西部,从国内到海外”。 吴协恩介绍了华西村近年来产业转型的布局。
迅速发展也引起了华西负债率过高的疑问,据吴协恩介绍,华西50几%的负债率不高,但这是为了提高华西的资源配置效率,吴协恩说:“现在华西瞄准国内、海外两个市场,我们把华西与世界 全球产业配置在华西形成了“变革空间向外部开拓,变革成果向总部显现的新结构”。 吴协恩说,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海外利益每年将达到10亿。
每天早上7点30分,华西村的7名年轻人开车去华西都市农业优质大米生产基地上班。 穿员工的衣服,穿胶鞋,下田,培土,育苗……他们是华西村从一百名应征的年轻人中选出的年轻农民,他们被送到日本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学习后回到华西开始耕田。 华西的富裕使华西98%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就业。 他们生活富裕,远远超过中国的大部分城市,据吴协恩说,华西的“农三代”不应该失去“农民”的本色。 他谈论华西的未来,他想让华西成为“农村城市”,不要失去城市质量和农村特色。
吴协恩对“农村城市”给出了8个标准:快速发展更优质,管理更规范,生态更宜居,文化更繁荣,人才更大舞台,社会越来越包容,幸福更有温度,干旱群更正气。 吴协恩表示,要使华西打成为“百年公司,百年村”,华西必须“在变革中迅速发展,在迅速发展中变革”,但这种变革的迅速发展道路,只有在进行中,没有完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