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0字,读完约3分钟
梅雨覆盖了芬芳的田野。雨后,黄陂区的木兰山村空气清新,民居古朴,荷塘秀丽,青山绿水。6月28日,全市共享农场创新建设和“三乡工程”推广及质量改进推介会将在黄陂区举行。到2020年,这座城市将逐步建造1万栋共享的农舍和古民居,包括木兰山村的70栋闲置农舍。在武汉郊区的农村生活中,人们只要用手机就可以使用这些农舍。
起初,共享农场只是分享土地和农产品。近年来,随着共享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共享农场的热度不断升温,开发空也在不断增加。
2017年,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包括武汉在内的13个城市已经获得了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建造出租房屋的机会。我市紧紧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牛鼻子”,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离”的新路径。今年5月,我市发布了《关于创新推进共享农场建设,提升“三乡工程”建设水平的指导意见》。鼓励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创新,探索“三乡工程”主体与村集体和村民合作重建农房和建设共享农场,形成共建共享机制。
据统计,目前该市约有73万套农村住房,11.6万套长期闲置的农村住房。其中,在48个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良好的村庄中,如美丽的乡村、赏花旅游的特色村、宜居村等,有10815户农房,空1432户农房闲置。剩余闲置农房和宅基地资源充足,大规模开发和共享农场潜力巨大。
根据该计划,到2018年底,全市将建成2000个共享农场,到2020年,将完成100个行政村和10000个共享农场的建设计划,共吸引社会投资150亿元。全市已建成2-3个基于城乡综合体的共享农场集群,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治理能力,实现销售总收入200亿元。
来自《长江日报》的记者了解到,“共享农场”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和大型企业成立平台公司,对全村进行综合开发或对现有农房进行升级改造。利用村庄整治、村庄搬迁、宅基地整理等方式节约闲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造或新建出租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生产经营,建设休闲旅游、居家养老、文化创意、农业科技、农村电子商务、农家娱乐等第三产业,打造美丽的城镇、村庄和庭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在城市边缘、风景优美的边缘、路边、湖边和贫困村庄建设共享农场。
我市将为建设共享农场提供有力保障。在土地利用方面,将建立共享农场项目用地审批的“绿色通道”,积极探索项目建设的“现场土地供应和集中认证”。在投融资方面,“三农”投资基金设立了新的共享农场发展子基金,拓宽了共享农场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土地使用权抵押、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共享农场经营权抵押等新型业务。为共享农场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