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0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晓霞
近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9全球科技发展与治理国际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周小川,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芝加哥大学校长司马波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施瓦茨曼学者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蓝雪主持了活动。
邱勇在讲话中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重塑全球创新地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影响了国家的未来和命运以及人民的福祉。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孕育创新成果的基地,应该成为各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前沿阵地。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入交流,使论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治理领域的高层次交流与合作平台。
大会主席万钢发表了题为“开放、包容、多样、相互学习、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更美好世界”的主旨演讲。他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变化时代的世界创新格局,中国科技界的使命和责任,以及各国携手建立全球科技治理新秩序的举措和行动。他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大规模快速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基础科学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度和极端条件方向交叉融合发展;尖端技术呈现多点群发的集群创新趋势;在学科高度融合和趋同以及科技螺旋上升的推动下,重点领域将带动其他科技领域快速持续发展;科研组织模式和科研范式正在重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科学基石、主导力量、组织载体和资源基础正在发生变化。面对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应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供给水平,把握技术发展规律;提高科技治理水平,服务人类共同利益;提高科普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他强调技术不是目的,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共同使命。他希望每个人都以“科技为善”为出发点,建立科技治理的互信框架,建立全球科技价值观共同体,引导科技始终朝着服务人类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方向发展。
周小川在“人工智能发展与就业结构演变”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影响的思考,尤其是对就业和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此,应充分重视其潜在影响,从经济学和公共政策研究的角度,特别是从税收的角度,为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做好准备,以便通过公共政策研究更好地促进科技发展和应对未来。
司马波在他的报告《原则的灵活性:复杂环境中的治理》中说,实现科学技术发展需要鼓励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文化;支持科学技术大规模应用和促进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外部环境;作为一个能够制定政策的强有力的政府,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应对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和危机。他强调,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的合作。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好成败准备;同时,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和制度的多样性,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制度的主体之间的合作中求同存异。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保罗·罗默(Paul romer)重点阐述了他的观点,即必须以“科学技术进步需要创新和管理”为题来规范科学技术。以化学工业为例,他介绍说,在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中,可能会有企业为盈利而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和规范来避免这种情况。他强调,我们必须支持科学,帮助政府制定规则,维护道德秩序和公共利益,以便不断取得进展!
《自然》杂志主编玛格达莱娜·斯盖普在《科学与技术治理:从科学期刊的角度》中分享了她的想法。她认为,国际合作在科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要,但科技治理不仅需要全球视角,还需要当地条件。与此同时,公众作为利益攸关方,也应参与科学研究决策,以便在所有全球问题上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尽管全球和地方标准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研究应遵循伦理、社会、规范、常识和法律以及科学的公平和公正。
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琦从人类对生命的理解过程出发,从解释、改造到创造,介绍了生物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基因编辑等事件的发生启迪了社会,而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lsi)迫在眉睫,可能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仅仅依靠科学家的自律来解决相关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建立有效的科技治理体系。他建议加强对科学和技术治理相关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相关部门充分参与公众讨论,提高科技治理的宣传力度;科学界加强声誉建设,赢得公众信任;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承担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和义务。
来自世界9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首脑和国际机构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