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8字,读完约2分钟
最近,焦煤、钢铁、玻璃、水泥等工业原材料价格在部分地区快速上涨,再次引起国家发改委的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部门将在近期召开座谈会,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并判断未来趋势。
截至11月25日,全国高标号散装水泥价格为495.31元/吨,超过了2018年的最高点和2011年以来的最高价格。因此,水泥价格是否会受到政策调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悉,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钢铁协会、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筑玻璃和工业玻璃协会等单位需要参加会议,相关单位需要提交相关材料。会议将在星期二举行。
“水泥价格上涨有许多因素,如长期价格低、产能下降和环境保护。因此,市场不应过于担心政策层面的监管。”资深水泥专家、数字水泥网首席执行官陈柏霖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为了及时掌握市场情况,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已经对原材料市场进行了调研,市场上不需要太多的协会。
从各地区来看,今年大部分省份的水泥价格同比都有所上涨。增长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南部,如广西(17.53%)、广东(12.94%)和河南(12.69%),而大多数省份的增长率低于10%。12个省的房价没有上涨,而是下跌了,主要是在东北和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价格尚未达到去年同期水平
当然,在河南等一些地区,由于环境核查,水泥价格和涨幅大大超出预期,仅一个月累计涨幅就超过100元/吨。河南已经成为除西藏以外唯一一个每吨价格超过600元的地区。此外,浙江、江西、山东、湖北等11个省的每吨水泥价格超过500元。
与水泥相比,玻璃的价格似乎上涨得更多。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10月份,全国市场高标号散装水泥平均价格为459元/吨,同比增长2.5%,同比增长1.8%;平板玻璃的平均出厂价为78.1元/箱,较上月上涨2%,同比上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