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2字,读完约2分钟

武汉作为一座水之城,在发展过程中享受着水带来的便利,同时也承担着水带来的各种隐患。这次党代会提出了“以防洪、排涝、治污、保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并举”的新理念。

积水点的精确疏通

武汉如何防御洪涝灾害?湖北省国防办公室副总工程师蒋建议,目前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准确处理去年出现的问题。

在具体方法上,江给出了三个“药方”:一方面,对去年出现的“堵颈”现象的渍水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避免在汛期出现老问题;另一方面,应提前预留大型“龙吸水”等应急排水设施,以便及时调配和应对洪涝灾害,争取时间。另一方面,中小流域的封闭引水应提前规划好空。遇洪水时,应将堵塞物改为排水,并及时导流。

武汉今年将启动近300个海绵城市项目

关于最后一点,江解释说,虽然调水会淹没一些农田,但总体损失是有限的。“土地被淹没后,土壤可以得到改良,地下水可以得到补充。数据显示,这种土壤在来年通常会有好收成。”

长江新城建设应考虑“水”

江在会上还就长江新城的水利建设提出了建议。他说,在未来的建设中,涉及大型河流和海滩,应特别小心规划和建设,留出空用于泄洪。以长江新城建设为例,需要一种全新的规划方法。在区域选址中,“水”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因素,与交通、环境等因素同等考虑。

“如果考虑到水因素,长江新城将位于大汉阳区,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一系列约束。”江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理由。一方面,大汉阳地区地域更加开放,远离分洪蓄滞洪区带来的限制。另一方面,该地区有许多河流和湖泊,为后来的“防洪水、排水、污水处理和供水保护”留下了巨大的空空间,可以说具有“内在优势”。

近300个“海绵城市”项目进入社区

2015年,武汉被评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海绵城市建设负责人彭波表示,根据《武汉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到今年年底,武汉将启动近30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所谓的“海绵城市”项目是指像海绵一样,通过建造绿色屋顶、可渗透的道路、下沉的绿地、城市河流和湖泊、污水处理设施等来加强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的城市。下雨时,它吸收水,储存水,浸泡水,净化水,并在必要时“释放”和使用储存的水。传统模式下,城市路面追求硬化率,下雨时力求“滴水不漏”,但效果往往不好。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旧的内涝点容易消除,新的内涝点容易形成。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武汉今年将启动近300个海绵城市项目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