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1字,读完约4分钟

6月18日,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2016)在汉代举行。由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文化建设研究所和湖北省中国文化发展合作创新中心联合举办。主题是“中国文化走向全球战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伟年;李静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著名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长江学者;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湖北省宣传部副秘书长于丽萍;湖北省委秘书长胡和平;雷文洁,省文化厅厅长兼书记;闫学军,省教育厅副厅长、副书记;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寿光院长、孙伟平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樊和平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编译局、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刚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北大学高等人文学院院长蒋畅出席会议。湖北大学校长熊建民主持会议。

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静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长江学者万俊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伟平研究员;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李一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樊和平教授;复旦大学唐亚林、北京语言大学张华、北京师范大学田、《人民日报》“全球人”副主编赵、武汉大学王、华中师范大学姚、武汉大学朱、湖北大学戴茂堂、田、刘国志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

湖北大学党委书记尚刚在演讲中表示,沪达已经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文化发展论坛”。他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了实习秘书长重要讲话的精神。他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分享学术成果、分享学术热点、促进思想交流和碰撞、采取积极的态度和举措,为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尚刚表示,胡达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了《尔雅·古林》、《中国文化史》、《德性论》、《当代中国价值观》、《中国梦与中国价值观》等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它还通过在美国、巴西和波兰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积极向海外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学校中与文化相关的研究力量也在不断积累,相关成果也初步显现。他表示,呼大将以举办此次论坛为契机,进行更深入、更高层次、更务实的研究,为湖北早日建设文化强省、不断增强人民文化信心、加快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

湖大校长熊建民表示,湖大将努力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打造成湖北大学乃至湖北省的重要文化品牌,为积极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建设湖北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静媛在《举起人文创新的旗帜》主题报告中指出,走出中国文化的大门,就是要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第一个条件是用汉语讲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难在于打破西方话语的霸权。只有打破西方话语的垄断,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

万俊人教授在他的专题报告《中国文化对话的几个问题》中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将中国话语转化为国际话语。在这个过程中,它面临着几个问题:第一,话语系统需要改变,中国文化如何从“听”文化转变为“说”文化,建立一个外国人能够理解的有中国特色的话语系统。二是话语风格的转变,同一套话语,同一套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话语方式需要创造性地转换,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用学术的方式浓缩,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实现宏伟的转型。第三是词语问题,即如何将本土文化转化为世界性的民族文化,如何将中国特色文化转化为世界性的国际文化,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

梁伟年做了总结发言,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当前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是民族的血液和灵魂,是民族深入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取决于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取决于强大的文化实力。它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支持。文化本身也是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与时俱进,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文化走出去都是非常重要的。梁伟年说,文化走出去非常迫切。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的文化交流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我们的发展力量没有相应的传播力量和话语体系。因此,有必要坚定而迫切地改变中国话语在国际话语中的弱势地位。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第三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