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81字,读完约7分钟
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旅游,是一种特殊层次的旅游活动,旨在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生态和历史知识,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终使游客获得文化教育。
■王克秀
文化生态旅游是集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让游客在不人为改变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充分体验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从而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旅游,是一种特殊层次的旅游活动,旨在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生态和历史知识,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终使游客获得文化教育。
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的整合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不够,旅游产品的文化元素少,与文化脱节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一些优质旅游资源尚未开发。现有景区发展水平低,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优势不明显,特色突出,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观光环境不够优美,质量普遍不高。缺乏将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转化为游客喜欢看到和体验的“活”产品的创造力,发展潜力不足。嵌入文化特色并转化为文化产品以获得综合效益的生态资源仍有很大差距。
一是增强推进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牢固树立“文化搭台、生态牵手、旅游唱戏”的理念。促进文化、生态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和真正融合,重点建设文化中心,并将其融入顶层设计;注重供应方结构改革,并将其纳入高质量发展;注重文化、生态和旅游产品创新,融入品牌建设;着力构建整合发展机制,整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强化文化、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理念,不断拓展文化、生态、旅游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一体化,理念、载体和市场共享和整合,基础资源、生产要素和产业链有效整合。旅游“吃、住、行、游、购、游”应融入文化生态元素,借助旅游产业载体保护、传承和传播特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为了增强推动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主动性意识,我们必须重视为当地人提供替代性收入机会。如果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能给当地带来利益,而旅游收入将被外来者获取,将会产生两大后果:一是如果没有经济利益,当地居民将会自觉保护和发展当地独特的文化,而没有外部激励;第二,独特的地方文化已经成为外来者赚钱的工具,这将挫伤当地居民的自尊心,从而损害保护和发展独特的地方文化的内在动力。文化生态旅游是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相互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它既需要生态文化旅游产品,也需要生态文化旅游行为——生态保护。旅游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让游客享受并带给游客纯粹的文化美。旅游经营者需要保护旅游产品所承载的原生态文化美。在享受和享受的同时,游客需要和旅游经营者一起维护文化生态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游客应该尊重外国文化,承认文化差异,接受和承认外国文化的存在,而不是破坏或破坏文化景观。旅游经营者还应适当顺应旅游者的偏好,将历史文化、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地域文化和生态的精髓融入参与式旅游活动中,让旅游者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认同、在认同中保护。当地居民应履行东道主的责任,主要参与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旅游产品的开发,主动保护区域原有的生态文化,把握历史文脉和区域文化延续和提升的文化利益与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第二,寻求多元化发展。在共享经济时代,文化和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跨界融合,共享繁荣,共赢。跨境一体化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中不同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个产业,逐渐形成新的产业或增长点的动态过程。推动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跨境整合,就是推动文化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与“文化+”、“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文化”的融合,从而衍生出新的经营形式,拓宽产业范围,拉长产业链,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寻求多元化发展。在大力推进“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的同时,应加强旅游供给方的结构改革,促进旅游结构调整和要素配置优化,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跨境、跨领域创意产业群和产业联盟的形成,推动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研究旅游等“旅游加”产业的跨境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文化生态旅游新模式,形成旅游与体育、娱乐、康复、餐饮、文化、媒体相结合的产业体系。通过跨境整合,促进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创意是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和基本要素,而文化创意企业是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最生动、最骨干的力量。他们可以创造性地开发和突破现有的文化资源,将文化创意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将沉寂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化为鲜活的文化旅游产品,激活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形式。在旅游景点创造高质量的文化和创意产品。为传统工艺品开发旅游纪念品。打造一系列高知名度的优秀传统民俗和民俗节庆产品,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第三,运用科技手段丰富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和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加强了与科技的融合,丰富了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新内涵,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感受。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虚拟旅游景点和景观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旅游项目的科技含量,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提高了产品的吸引力。要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科技设备,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创新文化生态旅游形式,增强旅游产品的创意,创造大众化的文化生态旅游新产品和新形式。
加强旅游信息化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旅游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和全覆盖视频监控,主要旅游场所实现在线预订和在线支付,主要旅游区域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解说和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咨询、导游、导游、导购、导航、共享评估等智能旅游服务系统。通过智能服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重点是以知识产权开发为核心,推动景区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收益转变。借助短片等新的传播平台,丰富文化旅游的营销渠道,加强与短片龙头企业项目的合作,推出颤音季,开展寄宿家庭专项活动;利用短片发布平台,构建文化生态旅游品牌体系,开展“振动声音和扑克牌”活动。例如,重庆是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原因是重庆利用丰富的新媒体宣传和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游客,网络红点的吸纳力度非同寻常。解放碑、朝天门、洪亚东、观音桥、南滨路、江北口等热门景点每天涌入多达40万人...重庆已经成为网络红色旅游的必游之地。
最后,广泛开展文化生态旅游认证和生态环境教育。积极借鉴国外经验,研究制定相应的自然和旅游认证计划,统一设定相关认证条件和标准化指标,实施严格的操作程序。所有认证产品可以使用统一的标识,引导旅游企业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品牌,让游客享受原生态旅游体验。应从政府、学校、媒体、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等方面,在自然观察、民族文化体验和环境解读体系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教育,实现环境教育的媒体多元化、形式活跃化和管理规范化,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促进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是湖南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