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53字,读完约10分钟
摩天大楼越多,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越显著,在一定条件下经济集聚越快。在经济集聚过程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会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
尽管儿童没有像市场商品那样明确的市场价格,但他们可以有一个“影子价格”来显示家庭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人们的生殖行为是一种高度外在的行为,面临着公共资源和“市场收益”的竞争。这导致了不同的阶段,把生育视为购买“耐用品”、“耐用消费品”或“奢侈消费品”。
如果孩子被视为“耐用消费品”,就像买车一样,生孩子也需要支付相应的“购买成本”(夫妻婚姻)和“维护成本”(生活和抚养)。更值得注意的是,婴儿出生后的“维持费”在不断上涨。
如果儿童被视为“耐用消费品”而不是“耐用健康产品”,那么“完全放开生育限制”的单一政策只是一种“宽松”的政策,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这需要一个全面的政策体系的支持,特别是要预防“大城市病”,降低住房、教育、医疗等成本。,至少不要让生孩子变成购买“奢侈品”。
你建的建筑越多,你造的人就越少
最近,一些媒体消息称,“截至2019年11月17日,全国出生人口为1016万,距离2019年底还有一个多月。”根据今年的月出生人口,新生婴儿预计不到一个月。100万,那么2019年的出生人口约为1100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出生人口数据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的中国住院活产数,有学者提出“如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是准确的,我们认为2019年出生人口不太可能低于1200万。相反,如果如《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表8-4-2所示,2018年实际出生人口仅为1362万,则不能排除2019年出生人口仅为(甚至低于)1200万。”
事实上,无论2019年的出生人口是超过1200万还是大约1100万,出生人口无疑都在下降。根据现有数据计算出生人数可能是人口统计学,尤其是人口统计学。然而,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趋势特征。
结合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和ctbuh全球高层建筑数据库发布的世界前100座摩天大楼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非常有趣的特征。这100座摩天大楼分布在10个国家或地区,这10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的粗出生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内,每1000人的平均出生人数;反映一定时期内人口的出生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例如,中国、阿联酋和美国都有10座以上的摩天大楼,粗出生率仅为10-12‰。中国接近美国,但令人惊讶的是,阿联酋的粗出生率比中国低1.5个百分点。
世界前100座摩天大楼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粗略出生率
资料来源:高层建筑和城市人居理事会全球高层建筑数据库,中泰证券研究所联合国“2019年世界人口前景”报告
在这十个国家或地区中,有三个国家的粗出生率似乎相对较高,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包括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越南,以及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但是,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这三个国家在各自地区的情况,就会发现它们的粗出生率明显低于各自地区。
东南亚:越南和马来西亚的粗出生率仅高于文莱、泰国和新加坡
资料来源:联合国“2019年世界人口前景”报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西亚:阿联酋的粗出生率位居第二。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呢?
资料来源:联合国“2019年世界人口前景”报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一般来说,这10个国家或地区拥有世界上最高的100栋竣工建筑,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粗出生率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或所在地区。特别是在韩国,前100名建筑中有4栋已经完工,首尔乐天世界大厦排名世界第五,但粗出生率已经非常严重。
根据韩国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三季度,韩国的新生儿总数和生育率都达到了前一年同期的最低水平,今年可能会创下历史新低,因为去年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生育率低于1.0的国家。
中国、阿联酋、韩国和美国的粗出生率(1950-2020)
资料来源:联合国“2019年世界人口前景”报告,中泰证券研究所
-越有可能将儿童视为“消费品”,而不是“原材料”
上面只选择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并在摩天大楼的数量和粗略的出生率之间做了一些简单的对应。但是我们可以试着用经济学来解释这个现象。
生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理论上,一个女人的最高生育能力(没有任何限制)可以达到15-20个孩子。然而,这种最大的生物潜力从未在绝大多数人身上实现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表明生物因素只提供了生育的可能性,但也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限制,无法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在我看来,摩天大楼越建越多,这反映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政府通过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将资源集中到城市,经济发展到了极点。在经济向心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改变人们不同阶段的生育观念。经济向心力越高,生育意愿越低。
孩子是家庭中父母生产的“家庭商品”。虽然儿童没有像市场商品那样明确的市场价格,但他们可以有一个“影子价格”,这显示了家庭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而人的生殖行为是一种高度外在的行为,面对公共资源的竞争,进而获得一定量的“市场收入”。这将导致不同的阶段,把生育视为购买“耐用品”、“耐用消费品”或“奢侈消费品”。
这可以用三个阶段来解释:
在第一阶段,儿童被视为“耐用产品”:在相对落后的经济阶段,生育通常是个人收入大于个人成本(或家庭收入大于家庭成本),但小于社会成本的行为。也就是说,有孩子的人越多,他们就越能抓住公共资源,使自己受益更多。没有政府行政行为的干预,“生育”将成为个人(或家庭)的理性选择,生育类似于家庭拥有“耐用品”的过程。
在第二阶段,儿童被视为“耐用消费品”: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如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往往是通过资源向城市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来推动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如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的建立,多生孩子赡养老人的好处减少了,这促使生育率下降。
因此,通过抚养孩子来攫取公共资源的目的将逐渐淡化,变成从孩子身上获得精神利益或心理满足的希望。虽然儿童被视为耐用消费品和其他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空钥匙),在心理利益或效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
在第三阶段,儿童被视为“奢侈消费品”:在非均衡发展模式下,当资源集中在城市时,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将相应上升。例如,义务教育和上大学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不仅提高了人口质量,而且增加了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
此外,为了抚养孩子或生更多的孩子,品尝意味着父母放弃获得更有利可图的工作或收入来源。因此,即使有政府干预,人们也会衡量收益和成本。当收益小于成本时,理性的人不会倾向于“活得更多”。在这个阶段生育和抚养孩子相当于购买“奢侈品”。
警惕“推高”生育成本的挤出效应
耐用消费品通常是指那些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购买后可以多次使用的消费品。由于购买量减少,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和决策上更加谨慎。如果孩子也被视为“耐用消费品”,就像买车一样,生孩子需要支付相应的“购买成本”(夫妻婚姻)和“维护成本”(生活和抚养)。更值得注意的是,婴儿出生后的“维持费”在不断上涨。
首先是生活费用。根据风能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一线城市的生活价格约为4.1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7月31日发布的《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第十系列报告》,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9平方米。
据简单计算,一线城市每多一个家庭的住房成本约为160万元。201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6万元,夫妻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万元。然后,如果加上一个人,住房费用将等于夫妻13年的可支配收入。
此外,值得更多关注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保健的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类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食品比重继续下降,不应该出现婴儿因进食困难而无法养育的情况。然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而这两项支出的上升也与生儿育女的愿望密切相关。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类比例
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风
因为消费支出是由“量”和“价”组成的,所以也要100元,不同的价格对应不同的消费。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的“消费”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价格上涨促进了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的“被动增加”。
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支出的“量价分解”
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风
目前,教育、文化和娱乐的价格增长率仍然很高,这意味着家长在为子女购买教育资源时不得不支付越来越高的价格。即使“消费”没有增加,实际负担仍在增加。然而,医疗保健支出价格的下降可能与国家健康保险局自2018年以来推广的药品采购数量密切相关。
医疗费用的“量价分离”
资料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风
如果将儿童视为“耐用消费品”而非“耐用产品”,那么粗出生率的下降是城市化进程乃至城市化取向中人们综合考虑“收入与成本”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水平越高,越多的人会挤出生育意愿。从这一点来看,“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单一政策,只能通过“放松”政策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这需要一个全面的政策体系的支持,特别是要预防“大城市病”,降低住房、教育、医疗等成本。,至少不要让生孩子变成购买“奢侈品”。
风险警告事件:政策变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