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5字,读完约4分钟

《渤海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发布一年来,在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渤海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季度沿海水域水质优良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河口海湾综合治理和恢复方案已全部完成,海洋生态恢复正在推进。

“渤海综合治理实施后,渤海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改善。2019年前三季度,沿海水域水质优良的比例比上年同期大幅上升。河口和海湾综合整治和恢复计划已经完成,海洋生态恢复正在完成。前进。”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霍介绍。

《渤海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出台近一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推进陆源污染控制、海域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风险防范。

其中,攻坚战行动计划中有30个时间节点明确的任务,2019年有13个任务正在有序进行,其中4个已经基本完成,9个仍在进行中。

霍说,渤海战役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层面,生态环境部组织下属单位和专家开展驻点援助和技术指导,两次派出评估工作成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财政部和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加大了对这场艰苦战斗的支持力度。2019年,扶持资金超过70亿元。科技部在原有专项下设立了三个渤海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在地方一级,通过绘制路线图,制定一个好的时间表,落实负责人,并确保艰苦的战斗可以看到事情,看到人和看到结果在多个层面。三省一市的十三个沿海城市(区)已经全面编制并发布了地方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

渤海综治攻坚成效初显

此外,截至目前,三省一市的13个沿海城市(区)已完成一级和二级调查,并正在进行三级调查,共调查企业565家,排查整改环境隐患近2000个。

攻坚战实施以来,天津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为“第一指挥工程”,以市委书记为总指挥,在原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发布实施了强化作战方案。

然而,并不是所有相关城市都这么重视它。霍指出,部分城市存在重部署、轻实施、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淘汰劣质ⅴ类断面和防治海洋垃圾工作进展缓慢。一些城市没有意识到风险。

区域有效性的不平衡使得总体目标的实现不确定。结合治理周期的影响,不同区域风险防控效果不均衡,生态修复和恢复效果不明显,部分地区水质改善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渤海是一个半封闭的内海,其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大惯性、高滞后性和强突发性的特点霍说,虽然艰苦的战斗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渤海生态环境质量能否持续改善,能否全面实现《行动计划》的目标,仍然是个未知数。

改善海洋环境质量的压力仍然很大。目前,渤海仍处于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存在大量的陆源和农业面源污染物。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等部分海湾劣于四级水体,水质极易波动。许多已经“退化”的部分将会反弹。

霍透露,生态环境部目前正在开展“十四五”期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以“工作、使用、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对新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和地方合作,推动《行动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加强监督和指导。生态环境部将加强对艰苦战斗进程的安排,及时判断形势,巩固现有成果,防止问题反弹。结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全面加强监管,滞缓救助等。加强对工作滞后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地区的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加强沿海水域的污染控制。进一步推进“消除入海河流恶化”和“入海排污口调查整治”两项专项行动,治理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和直接排放海洋污染源的两个入海河流“闸门”,推进沿海水域陆海污染防治。(经济日报记者刘伟)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渤海综治攻坚成效初显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