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5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丽娟
12月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11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变化,其中生猪(国外三元)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价格为32.8元/公斤,跌幅从11月初的3.4%扩大到5.2%。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由于最近几天许多政策的稳定,猪肉价格已经开始下跌,但由于即将到来的春节等节假日的影响,需求将大幅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猪肉价格上涨,但总体而言,不太可能大幅上涨。
仍然有减缓价格上涨的有利因素
今年以来,受非洲猪瘟等多种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加快了cpi的上涨。因此,自8月下旬以来,各部不断实施多项稳定猪肉价格的政策,以促进生猪生产能力尽快恢复,增加市场供应。10月以来,稳定效应逐渐显现。尤其是上个月,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对200个批发市场的监测和调度,中国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四周下跌,跌幅超过20%。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艳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自8月30日以来,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17项政策措施,包括规范禁入区的划定和管理、缩短非洲猪瘟扑杀补贴发放时间、明确生猪及其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等。 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支持新建和扩建养猪场等支持生猪生产的措施,对加快生猪生产恢复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她认为,11月份猪肉价格下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政策调控、缓解供需矛盾等。然而,根据最新数据,猪肉价格在12月初略有上涨。随着年末临近,节日来临,传统消费旺季即将到来,空猪肉价格仍将季节性上涨,或保持较高的波动调整趋势。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春节临近,猪肉需求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甚至拉动价格。然而,他认为也有一些因素会减缓价格上涨。首先,数据显示,目前生猪库存已基本见底,未来生猪供应将稳步上升。二是家禽、牛、羊肉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对猪肉需求有一定的替代作用。第三,根据前三季度的数据,进口量正在增加,可以部分满足需求。第四,一些屠宰和冷链批发商的库存没有被释放,这可能部分补偿了由于生猪数量下降造成的供应减少。
因此,他认为大起大落的信号并不明显,即使对春节的需求很大,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关于明年猪肉价格的走势,王立刚认为,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能够繁殖的母猪数量已经回升。母猪的存栏反映商品猪需要9-10个月。预计从明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供应将逐步增加。
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为了稳定未来的猪肉价格,王立刚认为,只有根据当地情况和当地养猪业的特点制定政策,效果才能更加明显。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前20家生猪巨头的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预计经过今年的调整后,这一比例将迅速上升,但与此同时,零售业在中国猪肉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
王立刚指出,目前虽然有母猪和猪的存栏数统计,但冻肉存栏数的监测数据相对缺乏。他希望该国今后将加强对这些数据的监测和披露,这将有助于生产商分析市场需求。
对此,陈艳丽有同样的看法。她认为,政府应加强对生猪生产、市场和饲料生产的跟踪和监控,加强信息发布,通报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趋势,加强政策措施解读,回应社会关注,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
关于明年猪肉价格走势,陈艳丽表示,过去猪肉年产量约为5400万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猪肉产量下降约1000万吨。从整体供给来看,猪肉的整体供需紧张依然存在,差距也不小。恢复养猪生产仍是当务之急。
陈艳丽建议,首先,随着冬季和消费旺季的到来,生猪运输增加,防疫是关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和信息通报力度,以稳定育种端的信心。二是加大政策性生猪保险的推广力度,帮助农民应对突发灾害、疫情等突发事件,有利于生猪养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第三,要重视小散户,帮助中小农户加快生猪生产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