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1字,读完约4分钟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有中国规模最大、门类最全、功能最全的古乐器陈列馆,内置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留存最好、音律最齐全、气势最宏伟的编钟。 它是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璀璨的明珠,也是武汉市辉煌标志性建筑和对外开放的大精品品牌景观。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曾乙编钟是战国初期的文化财产,是由六十五枚青铜编钟组成的巨大乐器,音域长达五八度半,十二个半音俱全。 更令人惊讶的是,普通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而编钟的每只时钟同时发出两个乐音,互不干扰。 其精湛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稀世珍宝”。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春秋时代的编钟风靡一世,与其他乐器如琴、笙、鼓、编磔等成为王室着名的陪葬祭重器。 这个编钟来自湖北随州南郊鼓墩的曾侯乙墓。 墓主是战国初期曾国的国君,同时期出土的有近百件其他乐器。

曾侯乙编钟数量庞大,堪称完美。 按照大小和音高的顺序分成8组挂在3层的钟表台上。 最上层的3组19件为纽扣钟,身材娇小,有方形纽扣,有篆体铭文,但句子为圆柱形,柱状字少,只记有音名。 下二层五组共45块是甬钟,长柄,钟身装饰浮雕式蟠虻纹,细密精致,楚惠王送的镈钟共65块。 钟上有错误的金铭文,除了《曾侯乙作持》以外,都是关于音乐的。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鼓中部和左侧标有不同音高,如宫、羽、宫曾等22个名称,一方铸有律名、调式和高音名、曾国和楚、周、齐、晋律名和音阶名的对应关系。 另一只镈钟,位于下层甬钟中间,身材高大,按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头一看,蛇位于龙的脖子上,缠绕相对,动作跃动漂浮。 器皿表面也做了蟠虻装饰,张数平平。 镈钟上有铭文记载,这镈钟是楚惠王赠送的陪葬品。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钟架是铜木结构,呈曲尺形。 梁是木制的,画漆,梁的两端有刻有龙纹的青铜夹克。 中下层横梁上各有三个剑铜人,用头、手支撑梁架,中部加固铜柱。 铜人身穿长袍,腰带,表情肃然起敬,是青铜人物形象中罕见的佳作。 以此为钟座,使编钟显得更华贵。 图为打表的器具。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除此之外,古乐器陈列馆还有其他各种古乐器数十种。

“曾侯乙墓”展厅展示了这座墓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2400年以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展示了分祭大厅、青铜器、兵器、车马器、竹简、漆器、金玉器、乐器8大部分,展示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360件。 其中,造型怪异、工艺精湛、花纹优美的青铜鹿角立鹤、衣领大壶、尊盘、鉴罐。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在“二十八宿图”木衣箱上,衣箱盖的正中央写着篆文“斗”字,象征北斗七星。 围着“斗”字,写有二十八星宿名,两侧分别画有龙和虎的画。 “甲寅三日”的文字刻在旅馆附近,“斗”这个文字通过笔画延长线与二十八星宿相连,表达了两者的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这种相互关系,有些学者认为,这幅图反应的时间是公元前433年农历大三的傍晚,这一天在月相中被称为“初吉”,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国宝级文物“金杯”。 杯子是饮食用的器具。 这个金瓶盖,出土的时候还有一个勺子。 金瓶的全部器皿上装饰着蟠纹、绶纹、雷纹、漩涡纹等,发现的金勺子,由于一端变成了空变异的龙纹,也称为金漏匕首,非常美丽。 金杯重2156克,是先秦最重的金器,金漏的匕首重56.4544克。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秦汉漆器艺术”展厅、漆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秦汉时期的漆器达到了鼎盛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土了考古发掘的漆器。 湖北出土的秦汉漆器最具代表性。 “秦汉漆器艺术”集中展示馆藏最具特色的秦汉漆器。

“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图片文字来自青岛新闻网博客冰沁心)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走进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地址:http://www.i0dm.com/武汉旅游/1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