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11字,读完约16分钟

年12月18日上午10点26分,100名“改革先驱”名单朗读了半天,人民大会堂将镜头对准了83岁的胡福明。

坐在轮椅上的他,和几载、谢高华、孙家栋、吴良龙、严以宁这些坐轮椅的老人和盲人公司郑选举一起,坐在主席台的第二排。 员工读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胡福明》,白发苍苍的他微笑着向大家挥手。

他告诉《中国情报周刊》,这条黑西装和红领带是他最好的身体,很久没穿了,这次特别找到。

年10月24日,在南京的家中,胡福明陆续抽烟,慢慢清晰地向前采访的《中国情报周刊》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那时他自己不知道,一个多月后,他会迎来这样的高光时刻。

他用有点遗憾的口气说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一直在学校教书,想培养越来越多的学生。 他说如果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复印件,自己现在可能是南京大学的退休博导。

他一生的好朋友,南京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刘林元,在胡福明及其一代改革退潮的人物中,很少见到像他那样能安全度过晚年“不坠”。 “胡福明不仅从政坛上平安着陆,现在也能与时俱进地维持自己的想法是非常罕见的。”

青年哲学家

1955年夏天,在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学习的胡福明考上了北京大学的中文系。 全国1万名考生中,只录用200人可以说是真正的傲慢。 领导叫他买去北京的卧铺票,二十元给他做件棉大衣。 新生公共汽车经过天安门时,他看到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像,兴奋和感谢的心情难以言喻。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57年反右运动时,他是大学三年级学生,担任班上党支部副书记。 5月中旬,北京大学开始张贴各种大字报,质疑统一购买统一销售政策者,讨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者,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者,就专业、学科问题发表意见者,向学校领导和党委提出意见者 中央和北京市机关的多个干部、其他大学的师生、公司的干部职员来北大看大字报,大食堂外面人山人海。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位教授写了一份大报纸,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胡福明看了很生气,和一位同学合作写了一份大报纸反驳。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你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根据是什么? 简直是胡说八道。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大学毕业时,胡福明再次被选为命运。

他本来被分配到中央新闻工作,总支部书记听他说,中央要求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员工,为此必须从应届毕业生中选出有学习欲望的人深造。 “我喜欢哲学,坐着,适合读书。 ”。

学校选了两个毕业生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 一个是胡福明,另一个是后来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

胡福明在上人民代表大会时,正好赶上了三年的困难时期。 冬天,全班去四季青人民公社的白菜地下室倒储藏室,剥烂白菜的助手,采集树叶吃。 有点同学的脸和脚出现水肿,校长吴玉章去宿舍看望学生时,流下了眼泪。 这时,他第一次对“谁的话都是对的”的论调抱有反省的意识。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62年12月,胡福明面临研究生毕业分配,人大校方向他讲了六次话,动员他留在学校。 妻子没能从无锡调到北京,他多次回到南京,被分配到南京大学,在政治系当副教授。

1963年第一学期,胡福明给二年级开设了毛泽东思想课,发表了《毛泽东选集》。

南京大学哲学系退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林元当时是南京大学哲学系二年级学生。 胡福明指导过他两次学年论文,他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

今年77岁的刘林元在《中国信息周刊》上表示,胡福明出身农村,受过良好教育,对社会了解很深,这一方面在青年教师中比较突出。

刘林元记得胡福明喜欢吸烟,只抽最差的烟。 一毛几分的钱一包丽华品牌的烟。 他妻子叫张丽华,同事们经常开他的玩笑。

后来匡亚明来到南京大学担任校长,还发表了《毛泽东选集》。 他很欣赏胡福明,对胡福明的再利用有好处。

"国庆节不是你们的. "

“文革”开始后,匡亚明被打倒了。 作为匡亚明的得力帮手,胡福明也成了“黑帮分子”,被吊了三次。

1966年国庆节前,一名红卫兵向胡福明等人训示:“国庆节不是你们的,你们在家遵守规则,不允许外出。” 他还记得当时惊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成为自己的祖国吗? 谁开除了自己的国籍?

刘林元说,胡福明从此开始担心国家的未来,对运动消极,成为逍遥派。

在战备避难的“一号命令”下,南京大学文科的部分人员下放到溧阳果园。 大家都很烦恼,觉得前途无望。 胡福明身体好,能种地,全家人准备下乡。 他读了20年书,后悔从贫困的下中农子弟变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黑帮分子”。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1年初冬的一个下午,胡福明和妻子张丽华接到了下午7点在大礼堂召开党员大会的通知。 每人发一张入场券,用票入场。

张丽华对胡福明说:“什么事? 胡福明说:“党内可能出了大事,也可能出现了反党集团。” 张丽华说:“谁? ”。 胡福明说:“可能是林彪。”

他不是先知,学哲学的他很观察形势。 在《文革》中,他特别注意林彪和江青。

这几年,胡福明和刘林元依然经常联系。 想起文革,他们的认知也是一致的。 “从70年代开始,我们对‘文革’的看法改变了。 我认为“文革”的做法是反马克思主义,不能拥有人心。

进入70年代,高等学校开始重新开始招生。 由于出身良好,胡福明被指定为政治系党总支员,主持哲学系的教育和日常工作。

1973年9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在老九舍和十舍中间的草坪上,刚入学的大一学生郭广银第一次见到胡福明。 郭广银记得胡福明当时满头浓密黑发,在举止中表现出学者的风格。

在那天新生的入学教育中,胡福明用和平的语气警告学生。 学习哲学的人要理解天文学,理解地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练习钢笔和嘴,有敏锐的思想发现内在力量。 他说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需要真信、真用。

现在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在《中国情报周刊》上说,胡福明是学者加战士型的人才。 他上课操浓重的无锡口音,观念解放,思想敏锐,经常散发思想火花。

胡福明写作、思考时,有时不需要抽烟、陆续抽烟、火柴。 郭广银每次见到他,都能感受到他担心国家担心人民的心情。

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期间的胡福明。 供图/胡福明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1976年10月,“四人组”崩溃。 在南京大学首次暴露“四人助”的大会和江苏省委首次暴露“四人助”的万人大会上,胡福明都是第一次发言。

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发表了共同社论《主文件牵引纲》。 胡福明在文中观察到两句话:“所有毛主席作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维持,所有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一致服从。” 他认为这两句话是社论的主题,是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的指导思想。 由此理解了他为什么粉碎“四人组”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恢复邓小平的平反、邓小平的领导职位,为“四五”运动平反,当时中央的第一领导无视。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考虑了一个多月后,胡福明决心写一份批评“两个一切”的复印件。 同时,为了不打扰别人,单独写,不和别人商量。 他认为人生很少起搏,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作为共产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担任正本清源,恢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胡福明回忆说,当时他工作很忙,一边讲课一边进行科学研究,从事行政工作,所以这篇稿子的撰写耽误了很长时间。

7月上旬,胡福明的妻子张丽华发现肿瘤,住进江苏省人民医院,准备手术。 中午女儿和儿子轮流陪同,郭广银这样的年轻同事也帮忙看护,晚上由胡福明陪同。 他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多部原典分成小组带去医院,晚上在病房走廊的灯光下查阅,做笔记,查出40多部相关伟人的语录。 半夜他排着两三张长椅睡了一会儿,醒来后继续写。 一周后,张丽华出院了。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月末,8000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被编纂了几次而成文化。 为了安全,复印件的第一论点都引用经典著作原文。 第一部分是毛泽东的语录《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二部分讲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理论的典范。 第三部分批判林彪的“短语是真理”,特别是“顶点论”和“天才论”。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时郭广银毕业留校,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室,胡福明是负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副部长。 郭广银记得胡福明住在校外二号新村附近的15所老房子里,一个朝南,一个朝北。 朝北的房间里堆满了书籍杂志,被用作书房。 郭广银每次来找胡福明,都会看到他在朝北的房子里看书。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时胡福明说得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正确而完美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如何理解领导们说的话,验证真理的标准等问题。 之后,她得知这个时期胡福明写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在她的印象中,胡福明的黑发那时已经露出了一缕霜色。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写完文案后,胡福明不知道该送到哪里去。 他想起了《光明日报》哲学集团组长王强华。 胡福明在1977年春天江苏省委党校举办的理论座谈会上认识了王强华。 当时胡福明在会议上发言说“反对唯生产力论是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王强华告诉他,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和他的看法相同,并向他订购了稿件。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送原稿后杳无音信。

1978年1月19日,4个月的沉默后,胡福明突然收到王强华的来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被粗略编辑。 复印的问题比较尖锐,要分寸把握好,不要有马列主义的“过时”论的感觉”。 之后,胡福明多次选修了文案,但迟迟未能出版。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月,胡福明去北京参加全国哲学讨论会。 会议期间,王强华接他到光明日报社,在社长杨西光的办公室讨论改稿。 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和《光明日报》的马铭文、王强华都参加了。 杨西光说,虽然要加强对比性、战斗性,但要写得更严谨,要更慎重,要抓住弱点,不能授柄。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国哲学讨论会结束后,胡福明住在光明日报社招待所,继续改稿。 当时杨西光刚上任,也住在招待所。 他告诉胡福明,在自己就任之前,中央集团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与他谈话,改变了《光明日报》的面貌,从实行“两个一切”变成了推进混乱。 杨西光说,《光明日报》要改变面貌,必须从这个复印件开始。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一节前,杨西光再次来看胡福明。 他说。 “现在在复印纸上签了“胡福明”。 我会和你商量的。 这个复印纸正式发表时,“本报特约评论家”的名字放在第一版上发表了。 你的个人名字不用了。 你觉得怎么样? ”。 胡福明立即同意了。 杨西光很高兴,这个复印件请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帮忙编辑,最后委托胡耀邦审定,说他必须站得很高。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江苏省委推进部工作了近10年的刘林元回忆到《中国情报周刊》,有一天胡福明去省委推进部合作小组找他,两人在省委机关食堂吃饭。 胡福明说:“刘先生,现在这个复印件不是我决定的。 必须改编成中央党校。 如果宣布的话,我打算进监狱。 ”。 刘元安慰他,别太担心。 “四个人的帮助”崩溃了。 既然能做出上面的决定,就没有政治责任。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刘林元认为胡福明的这个文案成功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的。 “邓小平等老同志否定《文革》,进行改革开放,需要理论武器。 胡福明的复印件正好适应了这个需要。 ”。

郭广银也认为时势造就英雄。 当时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术气氛很活跃,思想比较解放,这是胡福明可以写这份复印件的条件,而且他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思想造诣和理论水平。

南京大学官网在胡福明宣布获得“改革先驱”称号时发表了如下评论。

“胡福明教授是共产党员巨大的勇气和知识分子的坚强负责人,勇敢地开创思想的先河,树立勇敢时代的潮头,突破了“两个一切”思想的束缚。 作为文案的主要起草者,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理论界响起了“春雷”。 在邓小平先生的支持下,全国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巨大讨论,拉开了解放思想的序幕,对重新确立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书生参政

1980年,江苏省委邀请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作为江苏省代表旁听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事件主犯的公开审判,但匡亚明因员工未出来,建议省委旁听胡福明,得到省委批准。

11月,胡福明来到北京旁听特别刑事法院第一审判庭对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陈伯达5名被告的审判。 在他的印象中,江青就像女人一样,一直在作弊。 姚文元、王洪文、陈伯达的态度比较好。 张春桥始终不开口,不认罪。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住在京西酒店,没有审判会的时候,喜欢安静地思考。

1982年11月上旬的一天,胡福明接到南京大学党委通知,江苏省委领导将听他说话。

省委领导和胡福明谈了大约半个小时。 他经过省委的研究,知道了是决定派他去省委推进部担任副部长还是理论上的就业。 胡福明非常意外,表示自己没有机关的经验,做不到。 对方说:“没有经验就去工作取得经验。 我很清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哲学道理。 ”。 胡福明让他想了几天,对方同意了。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考虑后,胡福明致函学校党委,提交省委,表示自己还是在南大执教,但作为共产党员,服从组织的安排。 如果不适应推进部的工作,省委希望他能批准回南京大学继续当教师。

胡福明还是调到江苏省委推进部去了。 到达报告的几天后,他向部长请假向南大领工资,被告知工资关系和行政关系等转移到了推进部。 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南大教师了,有点沮丧。

郭广银说,你可以感受到胡福明对学校的依恋。 去省委推进部他也没有完全停止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和学校的很多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南京大学的重要活动,向他发出了邀请,所以他几乎要来。 每次学生回到学校,他坐轮椅都要参加活动。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胡福明到了推进部不久,老部长就老了退休,调到了新部长。 1983年,胡福明开始担任省委推进部常务副部长。

胡福明表示,在推进部门事业中最困难的是意识形态的把握。 例如,“消除精神污染”容易混淆不同性质的问题,反精神污染扩大。

胡福明在《中国情报周刊》上感慨说,自己是温和的激进派,是一介书生,不适合政治。

后来江苏省委决定派胡福明到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党校担任校长。 这是破例,当时党校校长通常由省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兼任。 胡福明认为这项工作适合自己,他可以继续理论研究。

当时,全国各地的党校以《共产党宣言》、马列六本书等原着的讲义为主。 胡福明对此不满,决定亲自进行改革。 他要求江苏省委党校的全课程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 “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谈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 这是我最大的努力”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胡福明组织党校师生到苏南发达地区考察公司,去广东省等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参观。 他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学有着与哲学不同的重要价值,但“我自己搞经济学,良心上不内行”。

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胡福明想写文案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决定社会经济制度性质的是全部制,不是经营方法”,但遗憾的是对经济学的理解不够,不能写。

从1984年12月到1994年12月,胡福明先后两次担任江苏省委常务委员会,1995年60岁时迁往江苏省政协担任副主席。 2001年夏天,正式退休。

近年来,郭广银和胡福明经常在各种会议上见面。 郭广银经常使用农村乡镇、公司厂矿、苏南苏北、东部西部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形势,提出问题,发表建议,观察到一个学者对现实的敏锐触角。

晚年的胡福明,桌子上摆着烟灰缸、放大镜,还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习大谈治国理政》等书籍和《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报纸。 但是他的视力严重衰退,用放大镜也看不清楚字,所以只能每天让妻子张丽华读《人民日报》,自己从电视上听《信息联播》和《晨报天下》的节目。

【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书房的墙上挂着北京大学南京校友会赠送的书法作品。 “是改革开放思想的先驱,是德高望重、杰出的毕业生。 ”。 但是他最喜欢的是2008年在北京参加真理标准大讨论30周年纪念活动后一位书法家送给他的作品,《先声》。

《中国信息周刊》年第二期

声明:《中国信息周刊》的稿件业务是书面授权的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国内】“改革先锋”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1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