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14字,读完约10分钟
11月19日,福建省泉州市政府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东港石化碳九泄漏事件处理进展情况的最新通报。 据通报,附着在事件海域及岩礁、岸滩上的残留油污已经清除完毕,20个下沉的渔船已经修复了18个,剩下的2个已经加强上浮,正在尽快修复。 采用的毛毡、污损的养殖设施等由合格的专业企业安全处置。
碳九泄漏事件发生以来,各方密切关注。 关于这次事件曝光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业界的相关专家。
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依法赔偿。
到目前为止,警察以重大责任事故的嫌疑刑事拘留了东港石化企业的3名员工、天桐1号油轮的4名员工。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的曹明德教授认为这件事本身不太多,根据相关部门的通报,事情从头到尾都很清楚。 在此前的报道中,“根据泉港区环境保护局的初步调查,年11月4日凌晨1点左右,福建省东港石油化工有限企业进行油品装卸作业,该油轮与码头连接的软管凸缘垫圈老化、破损,部分油品泄漏,石油 关于这一点,这次的事是重大的责任事故。 由于人为的重大疏忽导致碳9泄漏,同时造成严重后果,相关负责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被警察拘留。
根据11月14日发表的通报,吸附在渔排上的污水处理业者基本完成了。 当地政府已经安排应急周转资金550万元,按一个网格1000元标准进行初步赔偿,进一步的请求方案正在协商制定中。
事件后,媒体记者来到事件海域,时隔几天发现有比较浓的气味……渔民养的鲍鱼死亡,渔民损失有点严重。 另外,据11月8日当地政府通报,医院中有52名涉嫌接触碳9引起身体不适的患者就诊。
对于这些受到健康损害的居民和经济损失的渔民,也发生了赔偿问题。
曹明德认为,既然有关部门认定此事为重大责任事故,一定造成了重大损失,造成了严重后果。 居民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等问题,是事故造成的结果,发生的治疗、护理等费用应该得到赔偿。
官方新闻发布应该更有权威
泉港区人民政府信息办公室宣布,自11月11日以来,事故周边地区水质的许多指标都属于第一类海水水质范围(符合养殖水质的要求),水产品可以正常上市。 11月6日事故发生后第三天,泉港区广播电台宣布泉港区各空气自动监视分站的各空气指标正常。
通告离事件发生的时间很短,所以有网友对此表示怀疑。
曹明德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宣布达成空气、水质,这可以理解网民有疑问。 关于水源、水产品的污染是否完全消除,必须通过检查报告明确,不能根据人们的认识做出定论,必须根据数据、技术得出结论,这需要技术专家、专业机构的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监视的机构需要具有很高的权威和信任度,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吸引作用,公众、第三者参与,不能只在公司的组织检查机构发表结论。
“充分吸收公众参与,提高新闻发布的透明度,是地方政府和相关公司必须观察的问题。 发生这样的污染事件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恐慌,如何消除恐慌是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 要促进环境新闻的公开,只有没有好处的专家、机构、社会组织共同发表新闻,避免公共安全隐患和有害物质影响人体,才能使当地居民信服”。 曹明德说。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王敬波认为,地方政府在发出这样的消息时,不仅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还不能显示监视机构的资质、鉴定报告的详细情况等鉴定过程的相关情况,这些都与技术标准有关。 水质指标合格的结果是泉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得到的,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检测中心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属于第三方检测机构。 水质监测通常需要在当地设置多个监测点,需要必要的技术设施,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实现。 为了提高新闻的可信度,地方政府必须披露更详细和详细的消息,提高结果的可验证性。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马燕认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当地政府在重大公共利益特别是涉及海域问题的事故中是唯一具有发言权的角色。 因此,地方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公布事件的进展和检查报告书等新闻。 这些监视数据应该以技术标准为基础。 因为海洋污染的监测是比较多、复杂、动态的过程,所以必须注意地方政府发表的监测数据可能有变动情况,短期内很难得到对这些情况的决策性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参与了检查,污染物的管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为这个地方政府必须立即公布相关情况,保障公共知情权。 公众也要从科学、客观的角度看这些消息,确定海洋污染管理的多与复杂。
调整各方面利益改善工厂的拥挤
据相关媒体报道,年中央环境保护监察组进入福建,反馈意见时,泉港石化园区工厂居住拥挤问题显着,“园区内联合石油化工企业、湄洲湾氯碱工业企业等大型公司周边有居住地”
另外,据媒体报道,这次事故发生的地方离肖厝村的码头只有几百米。 这种工厂混杂的情况也引起了业界专家的思考。
曹明德认为,当地厂区已经多年了,化工区和居民区混杂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可能比较多和复杂。 从计划方面来说,工厂和居民区交织的现象不合理,化学工业区必须远离居民区、文教区和办公区,在风向下建设化学工业区,以免影响周边环境,地方政府不损害当地居民的利益
马燕认为,这个问题不仅在海域,在我国的一点城市也有研讨会和工厂与居民区的犬牙交错的情况。 这是因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空间的局限性和计划不完善等问题,包括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短视行为,有可能将化工厂和海域附近的渔业产区、居民区放在一起。 这种情况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短期彻底处理也是不现实的,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只能进行有计划的改良和调整。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淘汰落后的产能,加强国土空间的立体整治,通过合理的计划、产能调整,可以逐渐处理历史遗留的一些问题。 但是,与海域污染相关的问题比较多,以前无论是现在还是国内外都是棘手的问题。 特别是在我国,海域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采用权可以按民事主体转让。 在各种权利交错的情况下,当地各方想要获得最大利益,环境保护、海域生产、安全采用等方面就会产生矛盾,地方政府必须考虑各方面利益的协调,才能不断改善这种状况。 ”。 马燕说。
运用法治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带来环境污染的安全生产事故层出不穷,其背后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曹明德认为泉港碳九泄漏事件是“人祸”,有关工厂存在主观重大过失,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存在漏洞,导致了这一结果。 如果履行了高度的观察义务,完全不用这个事故。 为经济利益违反生产,对环保投资不足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没有人想通过导致重大人身财产损失的事故来推进安全生产、环境环境保护、法治建设。 遗憾的是,我们过去曾被社会各方面重视,推进相关行业的改善、改革,直到发生重大事情,造成重大损失。 改善日常管理,日常吸取安全意识和环境意识,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成为习性是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 曹明德说。
马燕认为,公司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预防为主,优先保护,按照法律规定的方法和措施执行责任,预防突发环境问题。 石油、化学工业等领域应该特别重视,因为必须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故,所以如果在这样的领域发生污染事故,之后的解决难度就很大。 从地方政府方面来看,除了实行安全生产、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措施外,还应该重视在预防阶段加强故障诊断。
“我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年代的老工厂、设施、流程很多,必须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 化工厂意识到自己的设备、技术老化时,一定要慎重生产,按照法律规定的措施履行预防责任。 特别是对以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检查的项目,公司需要进行后续判断及时消除风险,地方政府也需要加强监督检查。 确定各方的责任,严格管理,以预防为主,可以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 ”。 马燕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的中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从长期来看,这涉及一系列深刻的问题,需要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法治意识发生根本变化。 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法治教育,从直接负责人到公司负责人、从地方政府分管部门到地方领导,社会各方面都充分具备上述意识,这样的问题才会大幅度减少。 不仅是化工厂,很多行业都应该这样做。 这是系统工程,不要头疼也不要脚疼。 重大事情推进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价格太高,必须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从源头上改变。 ”。 曹明德说。
马燕认为,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立场出发,强调对构成环境的各生态要素的整体保护,实行公众参与。 从社会快速发展的角度来说,必须考虑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保护环境,保障生产。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第一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加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在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中确定了实施“保护优先”的大体,即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所决定的。
“保护优先不是迅速发展,而是需要化工厂的生产,也需要渔民的水产养殖,这是生存迅速发展的需要。 公司必须遵守法律,防止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对管辖范围内潜在危险的化工公司,地方政府必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公司履行环境保护的预防措施。 社会也要积极监督公司,积极执行预防措施,促使不要发生这样的问题。 对普通人来说,也应该积极关注附近公司的生产效率、安全管理等,提高预防意识,如果发生污染物泄漏事故至少要事先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特别是现在公共空间的环境安全问题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众也必须通过社区等途径增强紧急环境事故的预防和救助能力。 ”。 马燕说。
马燕认为包括地方政府、公司、公众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环境保护法确定了必须建立多元共治、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问题是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处理也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 要把社会的各种因素合二为一,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制图/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