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66字,读完约17分钟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代表们举手表决通过了各项决议。 中新社记者毛建军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海外交“欢迎新欢”,迎来了高潮。
十九大报告确定,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外交是推进新的国际关系的构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这确定了新时期中海外交追求的总目标,迄今为止基于“为国内快速发展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的目标,提高了高度,使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外交符合进入新时期的现实诉求。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面临着数百年来第一次的变局。 另一方面,站起来,富裕后变强,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也不让仁进入世界大国行列。 另一方面,十九大报告依然确定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和平与快速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要做的不仅仅是国际体系的改革者、改良者,也是某方面的领导者。 在实际行动中承担了大国的责任,而且中国现在也继续向世界发出“不称霸”的信号。
新时期中国特色海外外交之路
十八大以后,中海外交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整体外交定位明确,确定走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外交道路。 此外,全面整理了重大的外交理念。 中国的世界观、秩序观、安全观等是在一系列文件和谈话中确定的
《中国信息周刊》记者/王齐龙徐方清蒋涛
首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两个大国的领导人在不到一周内访华,接着国家主席习大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访问了周边国家,出席了多边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不到一个月,中海外交就“迎接出去”,迎来了高潮,密集的外事安排压倒了很多常年跑外事口的媒体记者。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大会上,习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最新版的党章。 在外交层面,在19大报告中,习大总书记确定,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外交是推进新的国际关系的构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王毅外交部长在19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的开放日讨论中,这句话高度抽出了新时期中海外交追求的总目标,向世界阐明了想与各国合作努力的大方向。
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中海外交在19大后开局,呈现出受到外界瞩目的新意。 虽然有偶然的一致因素,但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在同一时间段分别出国访问的情况,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以来首次发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另一个被认为是“破例”的现象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成为美国总统首次访问的外国元首。
每天明确的目标和路径
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对中国的正式访问的当天,11月10日中午,习大国家主席的专机几乎与特朗普乘坐的“空军1号”同时到达越南邓南港。 习大在越南丹南港出席了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还对越南、老挝进行了国事访问。
在11月10日下午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最初登场的特朗普和最后登场的习近平分别进行的基调演讲,成为了当天会场内外最引人注目的两个演讲。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媒体记者在重大国际会议上认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美在全球化问题上分别具有“吹暖风”和“吹冷气”不同的角度。
特朗普在演说中说,美国准备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任何国家签订双边协定,但必须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的大致依据。 而且,美国“在约束手脚,放弃主权的同时,不会再签署几乎不能切实执行的多边协议”。 与此前的吉森( g7 )和g20峰会一样,特朗普在全球化方面表现出了与其他成员完全不同的姿态。
当天下午晚些时候,习近平发表了主旨为“抓住世界经济转型的机会,谋求亚太更迅速的发展”的演讲。 大约35分钟,学习向与会者解释了世界经济面临的深层次变化,确定了“过去几十年,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习近平强调,我们将走多次和平快速的发展道路,始终是世界和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锚。
在演讲中,习大还两次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筑”。 在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时,习大在演讲中说:“重复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建设共享,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形势下全球经济管理的必然趋势。” 另外,在演讲的最后,习近平大力介绍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快速发展的蓝图。 他列举的中国人民召开的“五个新征途”包括前几天写了十九大报告的“推进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4年多前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时相比,这次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概念更明确,路径也确定了。 偶然的一致是,这两次说明都是在“第一次访问”中发生的,四年多前是十八大后习大作为国家主席进行的第一次访问,这次是十九大后中国领导人的第一次访问。
“‘建设新的国际关系’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在接受《中国信息周刊》采访时,结合上述两者,并在十九大报告中写道,是因为十八大以来,中海外交理念迅速发展,实践迅速发展是基于这两点。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从1990年代开始在西方萌发,冷战的结束是背景。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集团的对立是国际关系迅速发展的主线。 当时,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来自敌对国家。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兴盛,以前威胁就依然存在,但新出现的威胁直接危害恐怖主义等全体社会。
如何面对人类共同的威胁和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产生了许多类似的“人类共同体”提法,但直到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进行确定性解释,这一理念才逐渐明确和完善。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地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中,越来越多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年3月,习大莫
四年多后,19大报告不仅一并提出了“推进新的国际关系建设”和“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还确定了新的国际关系内涵。 那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王毅外交部长在19大期间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这三个关键词,目的是摒弃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强凌弱的丛林法则,使大大小小的国家一律平等,成为中海外交优秀的以前流传下来的东西。 ”。
秦亚青告诉《中国信息周刊》,从过去西方主流的观点来看,世界是竞争性、冲突性、二元对立,国际政治是零和游戏。 各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必然以各自为政,以邻居为界。 如果被那样的想法支配,那就是赤裸裸的权力政治,永远不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因此,通过构筑新的国际关系,各国可以不发生纷争,务实合作,将共同利益最大化,最终建立“共同体”。
中国前apec高级官员王潼生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apec提出的“大家庭精神”也不相容”。 王产生向《中国信息周刊》进一步解释说,这是这种“大家庭精神”,即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apec合作方法。 承认多样化,强调自主自主性和协商一致,允许灵活和渐进性,集体制定奋斗目标,各成员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努力达成。
三年前,在北京召开的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作出了召开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历史性决定,批准了《北京路线图》。 这次,越南丹南港再次呼吁:“必须按照商定的路线图,切实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在开放中实现亚太的新的快速发展。” 最终,在apec第二十五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的宣言中,重申致力于全面推进系统和最终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抓住机会。
在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期间,习大分别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越南国会议长阮氏金银等越南领导人进行了会谈。 由于菲律宾需要匆匆出席东盟峰会,越南总理阮春福无法在首都河内迎接对越南的国事访问,也赶到了丹南港,在apec领导人的非正式会议中事前与习大见面。
根据解体,中越领导人在这次访问中提出“同志加兄弟”,强调双方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利用共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积极的姿态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指出两国关系
13日结束越南访问后,习大还对老挝进行了国事访问,分别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老挝总理汤伦、国会议长巴尼等进行了会谈。
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在访问前夕的媒体吹风会议上,习大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是中国共产党19大胜利闭幕后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后,新时期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的开头,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周边外交
丹南港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大在下榻的酒店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韩国总统文在寅、安倍晋三等。 对许多媒体来说,这几次被视为着眼于“周边外交”的密集会见,除了与中国长期保持“历史最佳时期”关系的俄罗斯以外,菲律宾、韩国、日本近年来在领土、安全等问题上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动。
由于全球战术重点向东转移,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的战术地位提高,中国周边地区成为世界大国角逐最激烈的地区之一。 十八大以来,周边外交在整个中海外交布局上的分量明显提高。 习近平在十八大和十九大以后的第一次访问国也选择了周边国家。
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周边外交事业座谈会,决定把周边外交作为中海外交的优先方向。 习大在会上首次提出了“父母、诚、惠、容”新时期的中国周边外交理念。 一年后,在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事业会议上,习大首先强调周边外交,强调切实进行周边外交事业,建立周边命运共同体。
“年周边外交事业座谈会和年的中央外事事业会议之后,中央感到基本上制定了针对外界的战术计划。 ”。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对《中国信息周刊》说。 因此,年也被称为中国特色的海外外交元年。
年中央外事实务会议上,习近平很大程度上强调了中国需要有独特特色的海外外交。 他还对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展和深化外交战术部署提出了要求,强调了“七个切实”。 这包括切实掌握周边外交业务,切实运营大国关系,切实加强与快速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切实推进多边外交,切实加强实务合作,切实落实正确的义利观,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等。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勾勒了中海外交未来的布局。 “中国积极发展世界伙伴关系,扩大与各国的利益接触,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构筑总体稳定、平衡快速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以亲诚惠容理念与邻为善,以邻为周边外交方针与周边国家的 》报告还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更确定的解释,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秦亚青表示,十八大以后,中海外交最重要的一些变化是整体外交定位明确,确定走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外交道路。 此外,全面整理了重大的外交理念。 中国的世界观、秩序观、安全观等是在一系列文件和谈话中确定的。
年6月,习大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娜堡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明确了构筑新大国关系的“十四字方针”。 对抗不冲突,互相尊重,合作取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表示,随着中国的和平与快速发展,世界力量发生变化,国际秩序、国际权力结构再次平衡。 中美之间的战术竞争进一步加强,战术共识越来越少。 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正确地命中了中美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处于再平衡过程中的现实诉求。
崔立如告诉《中国情报周刊》,在刚结束的特朗普访华中,中国发挥了比较好的领导作用。 崔立如认为,在消极面和积极面之间,中国加大了积极面的筹码,这次中美元首的对话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具有积极的性质。
“面对问题,中海外交的理念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机遇总是大于挑战。 这个机会不是摆在那里的,而是由人的能动性创造的。 ”。 秦亚青也认为,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从外界非常担心的状态发展到现在这样的积极局面,“中方做了很多事业,特别是在海湖庄园会晤成功,是在困难中创造的机会”。
并且,近年来,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也有机会因素。 世界需要越来越多的力量推进前进,中国也正好迅速发展到这一步。 但是,发挥能动性,敏锐地引出这个机会也很重要。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 paul haenle )对《中国信息周刊》表示,中国之所以能在地区和世界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是特朗普支配下的美国采取“美国优先”收缩外交政策的结果
但另一方面,在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中国的态度也非常确定。 这在应对南海局势中表现得最明显。 秦亚青对《中国信息周刊》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比较模糊。 因为当时的形势,有必要避免有点矛盾的漩涡。 现在作为大国,一些矛盾已经是不可避免的。
实践的力量会更强
在越南丹南港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是唯一与习大举行正式会见的非周边国家领导人。 习近平和巴切特一起出席了中智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的签字仪式。 这是中国和拉丁美洲各国第一次完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不仅为中智实务合作注入新的动力,而且在国际范围内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而且,在习大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表的《中越联合声明》中,越南欢迎并支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方签署的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
越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态度是周边很多国家,特别是东盟各国几乎都有的心路历程,从以初期疑问为中心,到最近的积极欢迎和支持。 年,国家主席习大提出“一带一路”的提案后,外界一开始就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这个提案能否真正“走出去”,形成规模也不清楚。 但是,今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在北京召开时,有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 他们中,有来自亚洲和非洲大陆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国家,也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上没有的拉丁美洲的国家,进而以亚洲、欧洲、非洲、中南美等地区为代表,国际社会是“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的4年来,中方与有关国家调整了政策,包括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提出的互联互通总体计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蒙古提出的“快速发展” 另外,中国与老挝、柬埔寨、缅甸、匈牙利等国的企划对接事业也全面展开。
东亚和欧洲的经济大幅增长,而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对滞后。 未命名的中国资深外交官表示,中国在设计“一带一路”时,有“政策洼地”,即如何推进整个欧亚大陆的迅速发展,填补长期处于凹陷状态的大陆中间地带。
法国前首相德维尔潘在法国《回声报》上表示,“一带一路”的提案是通过大量的道路、铁路、港口、金融、电信等基础设施计划,填补东亚和欧洲这两个“繁荣极”之间的经济、政治、人文真空
日前,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在接受《中国信息周刊》采访时表示,随着“一带一路”计划出炉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开始感觉到中国不是谈得漂亮,而是踏踏实实地工作。
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被动应对、常规参与、从积极参与到主导参与的过程。 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建议,主导丝路基金的建立、aiib和新开发银行等,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制度发挥了平衡作用,为新兴国家更好地参与全球管理而加强
“中央对外交的战术计划基本确定后,接下来是如何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积极有为、一步一步地实践这些计划。 当然,计划本身也会随着时代而改善”。 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对《中国信息周刊》说。 今后5年,中国将首先努力实施,实践的力量将更强。 习近平在国内视察时说:“配置一分,实行九分。” 从秦亚青来看,这个构想在外交上也同样适用。
但是,我们现在参加的许多全球公共事务都有优先顺序,对自己的资源有考虑,不会无限投资。 今后无论有多强,这大致都是几次”秦亚青说。
十九大报告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定义。 一是“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世界处于大快速发展的大变革大调整期,和平与快速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处于初期阶段”意味着中国必须负起责任齐心协力,另外,中国现在持续向世界释放的信号不称霸。 秦亚青认为,这样的信号释放不仅是政策宣言,更重要的是展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世界观。 在这个共同体中,不是任何国家都有称霸的意图。 如果国家称霸,还是强权政治。
(《中国信息周刊》年第43号)
声明:《中国信息周刊》的稿件业务是书面授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