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8字,读完约3分钟
南京11月9日电(记者申冉)年至今,南京增加了2万家科学创新公司,增长了23%。 新就业保险大学生30.7万人,增加66%。 3名诺奖获得者、52名国内外院士创新创业……9日在南京召开的新型研究开发机构国际合作大会上,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用一系列数据展示了该科学教育名城在创新快速发展中的全面推进。
“新时期的南京进入了变革升级、创新突破的高速公路。 今天的大会召开了交流与合作、携手创新的新青海。 欢迎大家乘创新迅速发展的“南京号”。 ”。 面对前来参加会议的600位国内外科技专家、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创新公司、投资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的代表,张敬华发出热烈邀请,希望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加入南京创新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4天前,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运行,计划在5年内部署至少20支顶尖科研团队,聚集100名一流人才。 成立不到半年,德国国家微系统传感器研究院在南京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了7个项目,填补了国际微机电系统单晶硅传感器的空白。 图灵奖唯一的华裔获得者、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选择在南京设立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该团队在短短半年内孵化引进了12个项目……南京凭什么吸引了更多的科研创新机构?
对此,张敬华说:“作为中国第一个创新型城市和唯一的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最鲜明的气质是创新,一贯的追求也是创新。 在南京,从市委书记、市长到区委书记、区长,都在追求创新,率先抓住创新。 从市级到各小区,再到基层一线,专业力量推进服务创新,推进创新。 ”。
大会发言中,张敬华介绍说,在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先手其实是开始“两个落地一个融合”工程。 “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快速发展,构建新型研发机构是该项目的途径,首要目的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经过各方合作,目前南京已经建立了182个新型研发机构,其中三分之一由国际化团队参加,包括诺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等顶尖专家和世界知名研究生院。 ”。
“我们想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让科学研究者实现价值,通过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为‘最后一公里’。 混合一切制造方法建立新的研发机构,鼓励人才队伍拥有大股份,政府基金、投资平台、社会资本等共同参与,形成各展所长,“利益共同体”,政府所有权利益为科研人员的 ”。 据其介绍,南京市全体182家新型研发机构中,人才队伍平均拥有61%。
除此之外,南京在“各方面、体系化”要素的支持下,在开放、公平、切实尊重国际规则和营商惯例的市场环境等中,“致力于为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提供发挥抱负、实现梦想的平台。 ”。
在当天的大会上,诺奖获得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欧文内尔( erwinneher )、俄罗斯院士、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计算机结构设计和技术教室主任沙哈诺夫( vadimshakhnov ) )德国夫琅和费协会生产设备和技术设计研究所副所长霍尔格·科尔、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先进光电中心主任的第一位平等专家就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创新合作开展、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等进行了共享交流。
然后,6家海外研究生院签约新的研究开发机构,12家公司已经建立了新的研究开发机构,与海外研究生院、知名公司、投资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