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3字,读完约4分钟

昨天,武汉水利科学研究院发布了2019版内涝风险图。据报道,根据雨水和排水设施的情况,该市今年已在中心城区清理出46个内涝风险点。其中,33个与去年持平,11个老涝点消失,13个新增。

据预测,今年5月至9月,全省总降雨量将大多较大,可能会出现周期性强降雨过程和区域性洪水。全国范围内,位于武汉上游的湖南省部分地区的汛期比往年提前一个多月开始。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今年长江中下游和两大湖区降水偏高,区域洪涝可能性极高。

在严峻的形势下,武汉市于3月12日召开全市防汛工作部署会议,比往年提前一个月。提出了“小雨不涝,大雨不涝,大雨带防护,大雨带安全”的目标。

据报道,2016年后,武汉已全面启动城市排水能力提升工程,并先后在江南、后湖四期、泗新、港西二期末端建设了多个排水泵站。中心城区新增排水能力890立方米/秒,总排水能力1870立方米/秒,基本是2016年的两倍。

在提高排水能力的同时,先后新建、改建、扩建了浔泗第二干渠、夹套河箱涵、南湖联络渠等一批干渠,全市已建成22个排水系统。武汉市水务局相关专家表示,对武汉中心城区排水防涝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基本可以抵御日降雨量100-150毫米范围内的暴雨,不会出现大面积和长期内涝。

此外,到今年年底,东湖低流量泵站、白玉山明渠、武汉火车站排污口等一批重点工程将陆续竣工。该市将增加每秒90立方米的抽水能力,总抽水能力为每秒1960立方米。汉阳蔡甸东湖等地区的抽水能力将大大提高,周边的渍水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昨天,武汉市水利研究所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内涝风险图。根据雨排水设施情况,利用数据模拟分析,武汉市中心城区共统计出46个涝(险)点,其中40个点在100-150毫米以下暴雨发生时可能发生涝灾。当降雨量超过150毫米时,有6个地方可能会发生内涝。这也是武汉第四年发布内涝风险地图。

去年发布的内涝风险地图共有44个内涝点。在今年的46个内涝点中,有33个与去年同期,由于排水设施的改善和其他原因,有11个已从今年的内涝图中消失。同时,增加了13个新的渍水点。

来自武汉市水务局的专家表示,新增内涝点的原因很多,包括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降雨量增加以及不利于城市排水的特殊地形和地理条件。积水点的出现还与影响在建排水管网正常运行的因素、管网配套滞后、排水设施标准低、口径小有关。

例如,幸福大道出口匝道靠近积水点,如清华路、姑嫂树路,由于建设项目改变了地面标高,导致集水面积变化,增加了积水点。但是,随着建设项目的完成和排水管网的同步改造,这部分积水点也将被消除。

“今年的46个渍水点也是该市的重点保护区。为此,水利部提出了7项主要对策,以确保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受到尽可能小的影响。”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水务局将首先发布气象预警信息,进行调度和协调,及时了解事态发展并报告情况。区政府和区联防指相关领导的具体指挥和调度。在暴雨和暴雨预报前,区水务部门的应急设备和人员将提前值班,并尽快排干和处理积水。遇有降雨,区水务部门应首先报告内涝情况和处置措施,有利于各方资源的整体调度。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交通分流。在严重情况下,道路应及时关闭,以防止人员和车辆被困。区应急管理部门应及时搜救被困车辆,确保人员安全。供电部门负责外部用电的供电保障,特别是立交和涵洞泵站的供电。同时,各区供水部门负责各泵站的供电双环改造或及时提供应急电源。

2019年发布的武汉内涝风险图

水务部门提醒司机在出行时要密切注意交通信息和警示标志,并及时调整路线。特别是对于涝渍地区的立交桥涵洞,应注意涵洞处的液晶显示器和水位计。当积水发生时,不允许无风险通过。

来源:武汉新闻信息网

标题:2019年发布的武汉内涝风险图

地址:http://www.i0dm.com/whzxxw/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