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5字,读完约2分钟
渔梁水库建于唐代,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水库长138米,底宽27米。 由1~2吨重的花岗岩石层堆积而成。 它们建造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渔梁水库的设计、建设和功能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差无几。 因为这又被称为“江南都江堰”。
在惠州人心中,渔梁水库的地位极其重要,一是放水抗旱,二是截流船,三是美化环境。 历代以来,水库的兴衰一直是惠州兴衰的象征。
渔梁的故事,是徽商整个故事的出发点。 自从建成了渔港以后,周围的一切都很兴隆。 茶叶、竹木和其他特产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来,沿着新安江到杭州,极为方便。 食盐、煤油、布匹、百货商店等从这里陆续进口。 一条水道把勤劳的惠州人挤出了遥远的地方,把功名和富庶带回了山周围水的惠州府。
古语:“前世不修,生于惠州。 十三四岁,出去。 ”。 文外,总是有些骄傲,因为出生在惠州,所以不怕前进,就像这样滔滔不绝的潮流,从来不邋遢。 回到日本的时候,一定不会违背少年的宏志。
说到徽商,不得不说是在哪个高墙后面的女性。 那个历史中的女人,总觉得带有不可磨灭的悲剧色彩,她们几年几千日日夜夜的坚守等待,换了丈夫的衣锦回到家乡,丈夫的家闪耀着房楠,举世赞誉。 无数女人站在高墙下孤独守望,担负着多年来全家辛劳岁月流逝的韶华时光,曾是一时的徽商最沉重的嫁妆。
现在的渔梁水库,简直是一位娇生惯养、毫不惊讶的老人,摆脱了过去的繁华,变得安静、稳定。 随着1956年新安江水库的建设,渔梁不再通航,公路铁路相继建成,水库下街道排列的商店和人流的喧嚣消失了。
留下少数居民,听老人下午闲谈时,描绘着昔日繁荣的场景,感受着一切石头中的厚重感,想象着隐藏在那沟沟里的风雨故事。
水是惠州的经络,滋润了商人的道路。 惠州人因为长时间住在它身边,有志于水,所以无法改变它的光辉历史。
愿这滔滔的河水,长久滋养着一条叫渔梁水库的“鱼”。 隔着一条漫长的河流,古水库自成诗词。
交通:
1、屯溪汽车站有开往渔梁水库的旅游巴士。 合肥也有直达歙县各县的长途汽车和列车。
2、离歙县县城不远。 坐1路车去渔梁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