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0字,读完约5分钟
牯岭町的牯岭街是游客争相造访的地方之一。 现在的庐山牯岭街,是一个集政治、文化、经济为一体的旅游街。 成为全国知名度百年的知名街道,不仅与那个时代的历史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它自身所处的高山地理环境长年被云雾笼罩。 因此,也被称为“云中之街”。
有庐山“前客厅”之称
牯岭大街是庐山另一扇向世界展示独特魅力的窗户,位于海拔1167米的牯岭町,这里三面环山,濒临山谷。 牯岭镇是中国众多名山中唯一的山城,多年来云雾缭绕,故被誉为“云中山城”,是庐山的重要标志。 牯岭街是牯岭町的一大特色,以“云中的街道”闻名。
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推进部副部长崔小毅介绍,牯岭街道位于庐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因此成为通往山顶各风景名胜区的山路起点。 登山的游客大多停留在牯岭街地区,从事集散、购物和其他商业活动。 所以长期以来,牯岭大街被称为庐山的“前客厅”。
1895年被英国人开拓
牯岭街道的形成是1895年至1949年之间的事,是连接庐山东谷和西谷之间的唯一通道。 (东、西两谷是指庐山顶上有两条极其广阔平缓的大峡谷,以牝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二谷。 188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登上庐山,发现东、西二谷极为平坦,林木茂密,这里的夏季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炎热,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应对措施,是避暑胜地。 因此,李德立马上开始计划开拓牯岭山城。 据说当时牯岭町内的建筑物多为西式,分别代表了英、美、法、露等约20个国家的建筑特色。
沿山呈带状分布
牯岭街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经说过:“牯岭最大的优点是,谷中岩石性极其酥脆,不用担心潮湿。 ……牯岭地区,高攀远望,长冲一带,地形平坦,水流环绕,阳光充足,极需建房避暑。 ”。 凭借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特征,牯岭大道两侧的东谷和西谷建起了许多别墅,牯岭大道正好成为信息表达的两地通道。 随着牯岭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增多,牯岭街道也被各种建筑物堵塞,多处中西合璧的建筑物,纷纷落地在牯岭街道上,将这条街道的建筑群分布成带状。
城里的建筑多为西式
牯岭大街的建筑物是牯岭大街的灵魂所在地,历史上的牯岭大街和现在一样,有很多商店。 这些商店中有些是三层的,但大部分是两层的。 而且,这些商店的1楼店铺空之间架设得很高。 另外,还有吊脚台。 楼梯伸出街道面,从下面出来,可以用来防雨。 崔小毅告诉记者,这座城市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根据植物种类不同构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叶林和落叶长绿色阔叶林的混交林。 并且,在经过牯岭长冲的一带水系中,以褶皱为主,在斜谷和单斜谷中,发育于顺坂河。 因此,这条路的建筑物也是第一个沿着斜坡建设的。
据庐山本地商人张九生回忆,解放前,以牯岭街为纽带的东谷和西谷有明显不同,东谷是外国人区,西谷是国人区。 中间的牯岭街道地带,将以前流传下来的建筑风格和吸收西方建筑要素的街道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特色在1946年的大火中被诸一炬所展现。 庐山旅游局为了提高庐山旅游形象的品味,于2008年开始升级改造牯岭街,对建筑风格和风格进行升级改造,吸取欧美风情,体现中国特色元素,如木质窗、罗马拱、虎窗、大理石等,在这里
古典建筑使它闻名于世
在牯岭大街,体积最大的建筑物是“庐山酒店”,是经典电影《庐山恋》的拍摄场景。 庐山酒店以石漆为主要材料进行墙面装饰,其色彩合理,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屋顶加虎窗、凉亭,临街各种窗、雨板、铁艺布局丰满,赏心悦目。 牯岭大街的东南角是有名的“庐山电影院”。
街上还有一座建筑物。 那是牯岭大街26号。 据介绍,当时设计师为这座建筑设计了宽大气派的拱形石拱,墙面以米黄色为主,拥有10米以上高的红瓦观景台,成为牯岭街道的标志性建筑。 “庐山酒店”和牯岭街26号,不仅为街道增添了独特的特色,还使牯岭街成为天下名街。
形成地势落差很大的“云中街”
海拔1167米的牯岭街道分为两条,分别为正街和东街。 街道是牯岭街道最大的特色商业街道,长778米,是牯岭街道交通的主轴,也是最繁华的集中点。
另一条是东头步行街,民国年间被称为“东街”。 整条街都呈弧形。 被山包围着。 东边是大月山,西边是大林山,后面是牝牛岭。 向着剪刀峡开口,特别是街道两旁有山,有山谷,山上有商店鳞次栉比的商业店铺。 从下面看,好像挂着一条空街道。 每次云雾升起,这里的云街不分上下,仿佛走向了人间仙境。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被称为“云中的街道”。
资料来源:江西早报
九江被称为江州、泾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被称为江西北门。 国内有京九铁路、合九铁路、铜九铁路等铁路贯通。 她是鄱阳湖、右连洞庭水、京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构成了中国南北、东西交流的轴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著名旅游城市。 ...